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首都大選:藍綠之爭,人民無份


首都大選:之爭,人民無份

  飽受注目的台北市長選舉將在1129日舉行,特別的在野的民進黨這次並未推出黨籍候選人而是向無黨籍參選的柯文哲妥協,號召在野勢力組成"在野大聯盟"。回顧2012年時台灣總統大選,由台北市長轉戰元首的馬英九成功連任,向媒體高呼「我們贏了!這是台灣人民的勝利」。殘酷的真相卻是擺在眼前,「我們」並沒有勝出,甚至沒有在這場政治鬥爭中爭取到任何改善,而是「他們」——資產階級贏了,而屬於多數的「我們」在選舉熱之後,依舊將被推向更加黑暗的資本主義深淵。

  有別於國民黨以往選舉時親商主義的風格,連陣營提出「擴大社福開支,完善社會福利」等社民派改良政策。看似親民的立意良善,但是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對於社福資金來源的開拓,連勝文主張將「市政府的資產證券化」與「開放控股公司發行公債」。說穿了「資產證券化」只是間接宣告著上任後,將再次重演公產私有化的謬劇罷了。要談反民(私)營化,得先搞清楚什麼是「私有化」,「私有化」的意義在於,將私人企業的經營方式,營利為目的,利潤至上套用至公有企業上,使其喪失其公共性成為以牟利為目的,但是牟利至上與服務公眾本身就是矛盾牴觸的,筆者不禁想問連大市長要如何在市府私有化中的牟利下照顧勞動市民。不管是股權(資產)的化公為私,還是「企業化經營」、「外包派遣」都是變相的私有化。在這樣私有化政策下得利的只會有少數資產階級,而原先必須依靠公部門幫助的勞動人民則是「弊大於利」。面對著批著社民外衣卻心懷私有化陰謀的候選人,如果社會主義者不能大膽撕破其假面,向大眾接發私有化陰謀,而只是與右派政客一搭一唱著社會民主的劇碼,那就是自欺欺人的罪過,也是徹頭徹尾的「騎牆派」

  在柯文哲參選後所造成的影響卻是不同於以往的,以自由主義ˋ國家正常化自居的民進黨在大野大聯盟的主導下,提出了不少社會民主派的政策和批評,包括「興建五萬戶公共住宅」ˋ「建立在地托育」ˋ「老年照顧」等政見。不同於連勝文清楚指出市府資產私有化作為資金,柯文哲對於資金來源則是採取迴避的迂迴政策,而反對陣營不只未提出社福政策的資金來源,更不曾對連勝文的私有化政策做出反對。由此可知,兩位候選人上台後都必然將公產私有化作為資金,新自由主義政策早已是兩黨的共識。當然,社福政策與公義社會並不能代表民進黨開始向左轉或者轉型成改良主義政黨,代表的只是在國民黨執政下台灣社會的勞動環境正在惡化,面對工人階級絕望無助的處境,兩黨只能象徵性的提出其改良主張,雖說社會氛圍正在轉化銳利,但工人階級尚未覺醒,團結成為一個獨立的行動階級。所以我們只能在眼花撩亂的選戰中,去評斷各個候選人所提出的改良主義政見。

  作為馬克思主義者,我們認為任何的社會現象與選舉都不只是代表單一候選人或其政黨的意志,而是代表著背後所屬的階級力量的展現。為了持續發動群眾的階級意志,我們必須對選舉與政局持續提出左翼的觀察與分析。面對錯綜複雜的選舉情勢,再清楚不過的是不論是柯文哲還是連勝文當選,都無法提出帶領社會向前的綱領。唯有在民主社會主義的基礎上,才能讓大部分人民脫離貧忙,終結權貴政治。「我們」必須拋棄對於資產階級改革的幻想,為了以勞動人民利益為優先考量的社會而奮鬥。在藍綠同源()的框架下,候選人所服務的是財團及大商家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勞動群眾的生計作考量與鬥爭。迫切的,刻不容緩的需要的是建立屬於群眾的政治力量,而不只是一再依附支持改良主義的候選人,建立群眾力量在政治版圖上為勞動群眾爭取一席之地!

社會主義者訴求: 
·         反對金錢選舉,公開透明所有選舉支出!
·         提高基本工資,全面調低工時,保障勞動群眾生活!
·         反對資產證卷化!反對成立控股公司!
·         透明化公共市政,歸於公共民主管理及參與
                                                                                                        新時代青年團     曾維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